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阿尔及利亚买中国潜艇,老装备顶关键时刻,后续合作步步推进

点击次数:176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7-19 01:14:43
阿尔及利亚这一段往事,老水兵谈起来,总要提到那两艘中国造的033级潜艇。独立之后,阿尔及利亚一头扎进苏联怀抱,军事、经济全方位合作,尤其是那支海军,整个就是苏式风格,从指挥体系到水兵服装,甚至连吃喝作息表都一套二套地学。70年代末之前,主力

阿尔及利亚这一段往事,老水兵谈起来,总要提到那两艘中国造的033级潜艇。独立之后,阿尔及利亚一头扎进苏联怀抱,军事、经济全方位合作,尤其是那支海军,整个就是苏式风格,从指挥体系到水兵服装,甚至连吃喝作息表都一套二套地学。70年代末之前,主力除了小型舰、巡逻艇,就是苏联人送的旧家伙——威士忌级,外号“铁棺材”,艇上设备粗糙,艇员精神头全靠一口气撑着。

当年从苏联拉回来的那两艘613型潜艇,各种参数看起来还挺有模样,1千多吨的排水量,看着比摩洛哥海军的小船威风多了。鱼雷管也有4具,就是没啥高科技,说白了就是海里的“柴油卡车”。只能近海兜一兜风,搞搞训练,舰上装备和保养都跟不上节奏,顶多算是个水下工作室,还得靠苏联人冷不丁寄点零件才能糊弄着用。80年代,阿尔及利亚干脆把两艘613型退役,想靠它们组建真正的潜艇队伍,后来看着别人先进装备一天天上新款,自己手头的锅碗瓢盆实在拿不出手,实用意义也谈不上。

阿尔及利亚和西班牙、摩洛哥的海洋纠纷一直没断,也早早盯着怎么提升水下作战能力。82年,找苏联开口要新潜艇,苏联给了面子,来了两艘877型“基洛级”——这东西在当时,静音能力相当可以,整个北非第一家用上。摩洛哥那时候光是海军和空军联合搜潜都愁,说到底两边科技树完全不对等。苏联人也算有点心思,李代桃僵,自己不介入冲突,但把压箱底的货给了阿尔及利亚。

基洛级操作不是难题,问题出在技术依赖,声呐、动力系统、导航这些,一条线路断一点,维护就跟不上。90年代苏联解体,大毛自己顾不上过冬毯子,哪还给阿尔及利亚送件换气扇。潜艇出勤率30%,这基本和摆设没区别。阿尔及利亚当时一点办法没有,想绕到德国、买两艘209型,正好碰上“人权问题”制裁,谈都谈不下去——国内乱成那样,谁也不敢给他打包送潜艇。

僵局下,自然要寻找新出路。这会儿中国出现在名单上,看准点直接选择033型,这个其实是中国自家很熟的老式潜艇,苏联633型的仿制品,技术上没啥秘密,但耐用性扎实。1994年中阿签协议,出口型号挂名“长城175”和“长城176”,这些事都写进了中国船舶档案。简氏防务周刊都记得清,96年说阿尔及利亚正好收到两艘,直接用来补俄式装备短板。国内有网友一直开玩笑,说这是中国潜艇外交排头兵。

派船组直接拖着两艘033走印度洋、穿红海,抵达梅尔斯埃尔凯比尔基地,卫星照片都能查到时间点。我查阿尔及利亚档案,他们自己海军馆就有中文原版操作手册和阿拉伯语翻译本,真是实操到细节。潜艇本身,参数摆在那里,水上1475吨,水下1830吨,典型柴油-电力推进,不带AIP,没有高端科技外衣胜在皮实。最大潜深标300米,其实跑到两百米都得捏把汗。最牛地方8个533鱼雷管,备弹14发,声呐系统H/SQ2-262A,是中国仿法的老款,和西方差20年没吹牛。舰员手里操作台冷却系统做了点热带化小优化,电子系统用着也就是将就。

一艘潜艇不怕落后,怕折腾不起。中国那两年算是全链条服务,从潜艇学院派人培训阿尔及利亚水兵(还带着俄语翻译),把操作手册拆细了讲,阿方自己档案馆都留着中阿文手册。技术转交是一套,码头上还有中方驻队,主要看住鱼雷管密封、电池组那些出状况多的零件。1995到2000年,中国技术人员根本没回家,就是看着潜艇别躺平。零件供应畅通,有一段时间能顶着用。

阿尔及利亚人也是会用资源,1998年那年加装了法国“汤姆逊”通信系统,这玩意儿本来被禁运,通过中方协助,两家一起动手把西方货集成进老潜艇,某种意义上,这比单纯买潜艇还要见功夫。那会儿中国给过南海水文数据库,阿方用来做反潜演练,按说也算是变相的跨国知识输出。甚至还默许他们把潜艇开到离摩洛哥很近的港口,卫星照片全能找到,直接压住了摩洛哥人气焰。

1990年代阿尔及利亚海军最难的时候,欧美左一道右一道禁令,全靠中国两艘035级撑场子,水下作战能力差点断代,阿尔及利亚老兵有次新闻采访说,没中国潜艇,自己潜艇兵这支队伍都可能解散。等到2006年以后新批次基洛级交付,他们才有底气宣布,老潜艇退役了,一共六艘新“基洛”,这时候手里才有底气说海上拔得头筹。033型最后下场很有意思,一艘2010年直接变成奥兰港海军博物馆展品,另一艘直接拆了耐压壳,用来做反恐爆破实训,这样的命运挂在阿国防部视频资料里。

阿尔及利亚国防白皮书哪怕字数很分散都专门点过,这段合作背景,退役老潜艇,聚焦新型水下兵力转型。2015年中国防务报道里,专门有专题复盘033潜艇支援内幕,时间不长,影响却是跨年代。

看着这段历史,直接得到一点结论,阿尔及利亚那几年手头唯一能打的潜艇型,全靠中国撑起来,这波直接刺激后续更大体量的合作。C28A护卫舰、SR-5火箭炮项目,背后就是这两艘潜艇埋下的伏笔。运营033型,让阿军练出成体系操作水下战力的基本功,为今后快速换装先进装备趟好了基础路。

现在再看,外界许多分析容易陷入表层数字、装备型号比拼,忽略了合作里的人才培养、维护体系、技术融合这些“看不见的链接段”。中国输出的不仅是船、零件、培训课程,还有一整套兼容的维护体系和改装技术,甚至连“出口许可证”都替阿方出面向第三方协调。这些细节层层叠加,就变成了未来两国更高水准军贸的基石。

细节展开,有时候一句“卖了两艘中国潜艇给阿军”,背后故事起码写出本书,水下作战体系的搭建无非是技术适用、维护可得、人才能自成一圈,不用年年等备件,也不怕洋人一制裁就全军覆没。这种底气,东非、西非国家都明白。中国这种输出方式,兼容能力、务实风格展示得淋漓尽致。谁还记得033型初代声呐有多朴素,现在阿军艇员全能说一嘴中文、俄文,操作手册只留给下一代讲故事,一艘老潜艇给摩洛哥对面带去二十年阴影,还顺手推动后面C28A护卫舰项目,这就是真正的历史流转节点。

军贸真相,有时候没那么复杂,本地需求?中国方案;维护难不难?全套搬家式技术转移;可持续发展?人才自己培养。谁还在纸上比数字,早就落伍半拍。阿尔及利亚这段经历,不仅仅是买卖,更像一次水下战略重启,也像一场合作信任的检验赛。未来C28A护卫舰、更多项目的落地,这些种子都种在那两艘中国“铁疙瘩”开进地中海那一刻。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