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马逊百万卖家激增,超预期破十万
据外媒报道:
全球范围内,亚马逊百万美元收入的卖家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0多万;
这超出了市场成熟度的预测,并证实了竞争的减少为那些仍然活跃的卖家创造了更大的机会。
👉根据Marketplace Pulse最新研究:
该研究分析了亚马逊全球各大平台卖家的收入分布,发现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卖家数量已从2021年的6万个增长到如今的10万个以上。
更令人瞩目的是:如今单个平台上年销售额达到或超过1亿美元的卖家数量已超过230个,而四年前约为50个。
尽管活跃卖家数量从峰值的300万下降了10%,但亚马逊仍然实现了增长。这一悖论揭示了亚马逊如何从一个创业实验平台演变为成熟商业的基础设施。
随着实力较弱的竞争对手因日益严峻的挑战(包括亚马逊不断上涨的费用、持续的关税不确定性以及持续的利润压力)而退出,那些适应变化的企业获得了不成比例的回报。
这些数据证实:
电商平台的“权力定律”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在美国,只有2%的卖家创造了超过50%的总收入。

自2021年以来,每位卖家的流量增长了31%,这意味着即使电商平台整体GMV持续增长,成功的卖家在争夺客户注意力方面面临的竞争也会减少。
美国市场展现了最清晰的盈利路径。
在235位销售额过亿的卖家中,有146位在亚马逊网站上运营,43%的美国市场卖家年收入达到或超过10万美元,而全球平均水平仅为19%。
紧随其后的是德国,34%的卖家年收入达到10万美元;其次是英国和日本,各占31%。
然而,这些构成揭示了市场动态的持续变化。
在146家美国顶级电商平台卖家中,有22家是中国公司,117家是美国公司。
然而,在百万美元门槛上,亚马逊约5.1万名卖家中,57%是中国卖家,39%是美国卖家。
这些数据反映:
这反映出中国卖家在亚马逊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提升至50%以上的大趋势。
收入分布证实了“市场力量定律”一直以来的预测:集中度驱动机遇。
顶级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低级收入,这表明随着市场的成熟,成功的卖家正在进一步领先。
对于那些能够驾驭亚马逊日益复杂的环境的人来说,数据显示,机会从未如此巨大。而对于其他所有人来说,卖家数量的下降表明,生存从未如此艰难。
2
印度电商市场正在复苏
据官方报道:
亚马逊印度Prime Day大促创下历史新高,高峰时段每分钟订单达18,000单,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50%。
此次大促不仅展现印度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也揭示电商巨头在南亚的战略深化。
👉亚马逊表示:
公司近期投资20亿卢比用于优化运营体系与员工福祉,有效提升了履约效率和用户体验。
此前在2025年Prime Day到来之际,亚马逊宣布在印度新建五个配送中心,由领先物流伙伴运营,已全面投入使用。

2020年以来,印度曾以安全风险和数据隐私隐患为由禁了上百款中国App;截止至今,至少已有36款悄然回归印度市场。
而对于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未来发展,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他观察,印度拥有庞大的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极具吸引力。
👇👇👇
截至2030年,预计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达到13亿,互联网覆盖率也将达到61%,2022年至2030年的互联网用户增长率将达到44%。
与此同时,印度互联网用户日均在移动端花费的时间为4.7个小时,参与线上购物的消费者共有3.05亿。
而本次亚马逊印度Prime Day的亮眼表现也都在表明,印度电商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然而,印度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不容忽视。面对当下的印度市场,许多中国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
而对于卖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需正视国际关系影响,深化本土合作确保合规,灵活适应政策变化,平衡风险与机遇,在动态市场中稳健开拓。
紫鸟浏览器专注于安全提速中国电商出海,相关信息均提供给卖家朋友们参考,不代表自身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