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送外卖成为体制内和失业者共同的救命稻草。说明那些稳定、有尊严的就业岗位正在萎缩。水池水位下降时,所有鱼都在拼命张嘴,问题其实在于水池的本身。
真正的问题在7年前那个开滴滴的副镇长。七年前,安徽一位副镇长开滴滴还债的消息刷屏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为他心酸:一个干部沦落到开网约车,多清廉多不易啊!
七年后,四川遂宁纪检干部孙同志送外卖补贴家用,却被推上风口浪尖。网友痛批:端着铁饭碗还抢普通人的活路!同样公职,同样兼职,为何风评180度大反转?
1、一个比喻,点燃舆论的火药桶 :
孙同志脱下制服换上骑手服,他形容这份兼职:像打游戏,接任务、出发、完成任务、得到奖励,这句轻快的比喻却成了舆论爆点!单位7月下发允许副业的通知后,他当晚申请跑外卖,每晚8点到11点工作三小时,赚取100多元补贴家用。全程合规报备,纪委也明确不违规。
争议却如野火蔓延。有人赞他接地气,更多人质问:公务员抢外卖单,让失业的人怎么活?
2 、与民争利的锅,该谁背?
《汉书》: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认为公务员不该挤占民生行业。然而现实是,送外卖从来不是某个群体的专属饭碗:全国700万骑手中,大学生、创业者、小老板比比皆是。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经济蛋糕的萎缩。当失业率攀升、订单总量有限时,多一个兼职骑手,全职骑手就可能少几单收入。这种“被抢饭碗”的刺痛感,让孙同志成了情绪靶子。
3 、稳定不一定温饱:
舆论反转,藏着对铁饭碗收入的认知偏差:孙同志所在的四川遂宁,普通公务员月薪仅3500-5000元。乡镇公务员绩效停发后,每月到手仅2000多元,还房贷都艰难
。同级别公务员,深圳年薪25万,云南边境县却不足5万,差距达5倍 !
孙同志是消防员转业,没有金汤匙的背景。他送外卖的初衷朴素至极:给孩子买奶粉,给父母养老钱。他代表的正是体制内沉默的大多数:稳定≠宽裕!
4 、从网约车到送外卖:
2019年副镇长,开滴滴被赞清廉,因公众认知公务员就是高福利+灰色收入。当副镇长需兼职还债,反证了他的清白。
2025年骂声汹涌,其实折射出普遍的经济焦虑:你有编制五险一金,我们只有一身骑手服,凭什么和我们抢?
这种情绪本质是体制内外在生存线上的短兵相接。零工经济从补充收入变成救命稻草,任何新增竞争者都会引发恐慌。
5 、最该警惕的不是兼职,而是游戏化的苦难 :
整件事最刺耳的,是媒体将送外卖包装成“打游戏般的快乐”。 真正的外卖骑手面临什么?算法压榨、超时罚款、缺乏社保,甚至猝死风险。当血汗劳动被描述成“轻松闯关”,无异于对千万劳动者的精神冒犯。
孙同志的“快乐”或许真实,但这恰是偶尔体验者的角色,以此为生的人,从不觉得快乐!
真正的核心在于:为什么送外卖成了全民救命稻草呢?与其争论谁该送外卖,不如追问:为何连公务员都需要挤进零工赛道?基层公务员靠主业无法体面生活,送外卖从过渡选择变成终极归宿,我们该反思的是分配机制与就业生态。
水池干涸时,责备多喝水的人毫无意义!如果公务员送外卖是“与民争利”,大学生送外卖是“浪费学历”,白领送是“不务正业”。到底谁才配送外卖?为生存低头的人配送生活,为生活挣扎的人配送尊严。
你身边有体制内做副业的人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故事与观点。